昨天到了車廠,師傅告訴我,羊角切太多,沒法子用接的。這下子怎麼辦呢?我在想,殺肉件一定很難找,所以腦中首先閃過的念頭便是德訂。不過,正想請師傅打電話問德訂價錢時,他有提到,之前有另一個朋友,有一部M5 3.6換全套3.8底盤,或許有拆下來的。結果,超級幸運的,雖然他沒有留下來那些3.6的底盤零件,但是卻還有另一部待售的M5,由於有一支前避震有漏油,所以願意和我交換518車上的台製high-low kit避震器。這真是再理想也不過了,我留著這組台製避震器一點用也沒有,拿去交換,還可以換回M5正廠件,而且漏油一點關係也沒有,反正我就要換上黃筒了。
知道這消息後,兩人急忙驅車前往,找到那部M5,然後開始進行前避震的交換工作。沒有氣動工具,師傅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完成交換。
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是怎麼個切法的:
有沒有注意到,M5專用(左方)的盤上有兩個凸點:
這是另一邊的比較:
上座也不敷使用了:
原M5是14mm的,但我買的卻是16mm的,所以,也是無論如何還是得重買上座:
從這張看那兩個凸點就很清楚了。原先覺得開時速一百多時,踩煞車前面會有點小抖,搞不好和少了這個兩個凸點有關:
鎖筒心的螺帽拆不下來,都生鏽咬死了:
無計可施,只好拿出電鋸:
鋸下來之後就變成這樣:
後避震少的東西,叫不到料,就是要墊在彈簧和上座之間的橡膠墊圈,也找不到替代品:
最後,使出大絕招,拿出水管:
為了讓我先把車開回去,這是暫時的權宜之計,等另一部M5的後避震也拆回來時,我就有料了。
這一次避震器更換,也順道換了一些東西,包括了:
前避震上座X2
後避震上座X2
後避震饅頭X2
後避震防塵套X2
後避震彈簧下墊片X2
後避震上座是一定要換的,因為根本就整個斷了。然後,前輪來令片有一邊也只剩1mm了,順道更換了。
換完避震,當然還是要做個定位。
人家都説黃筒很彈跳,我覺得目前的感覺超理想的。和未換之前相比,簡直是天壤之別。
忘了補上未開箱照,以下是倍適登黃筒和 H&R 彈簧 for V8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