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門板是E34車系的一個弱點。歷盡歲月侵蝕的E34,在內門板上的完善程度都有或許或少的問題。我有兩部E34,買來都有門板問題。前一部525在買來數月後,便做了內門板的編皮及整理工作。但之後檢討起來,結果並不滿意。而我的518買來後,內門板情況同樣不佳,在諸般工作陸續進行後,終於也到了要處理這內門板的階段了。
E34門板其實共通問題也不同,大抵上是(1)皮面脫膠(2)內部的蔗板敗壞。
脫膠當然是每個部份都可能脫膠,例如:
因為脫膠就可能造成皮面不平整,像這樣:
說起來脫膠算是好處理的,有的車友甚至重新再黏過,也可以到可接受的程度。
但是,問題出在E34內門板所用的蔗板,隨時間累積,再加上若氣候條件不允許、過於潮濕時,便會敗壞。尤其是-後座的兩個車門的蔗板。二手品前兩個門板要找到優品不難,但後兩個車門,難度可說是極高。之所以要採用蔗板這種材質,我想是講究環保,以必須能夠自然分解的立場出發。而之所以後兩個車門的蔗板狀況總是不優,我猜想是因為E34本身排水設計,導致後兩個車門環境較為潮濕的關係。
我的525後兩個門板中,就有一個爛的頗為嚴重,在重整時師傅便利用塑鋼土重建。但E34的蔗板不若E30那樣是單純的平面,而是有造型高低起伏的,要重建出原來的形狀本來就有難度。這是E34處理門板問題,尤其是後門板時,時常會遇到的難題。
518拆下來的後門板,可以看出前一手其實已經有補強了:
這邊爛掉的面積就更大了,扣子座掉的更多:
這邊之前在整理時用打釘的方式來固定把手,手法不優:
這邊也有掉扣子:
那要怎麼解決後門板下半部敗壞的問題呢?之前有人會找專做鈑金的師傅,照著原來的板子打出原來的形狀。不過,現在這種能人異士似乎不好找了。我也不是沒有動過再訂四片全新的門板回來的念頭,但沒有單賣這蔗板,而全新的門板,皮面還是塑膠皮。
反覆思量,決定,還是以原來的門板重建。在E 34 C lub竹區總召來哥的火力支援下,找到了兩片後門板的下半部,打算進行接合手術,還原原門板的造型。
當然,施行接合以及編皮的店家也希望是有水準的。所以,最後決定了在台北市承德路上這家知名的店家,這家店家reputation有一定水平,相信施工能力也不會有令人失望的情況。所有的皮決定都改用Montana皮革編過。
這是接合後的情況,順著上半部凸起的部份切齊,然後將兩片接在一起,再輔以木板強化。
約好一週後完工安裝。到店後當場安裝:
這邊原本脫膠,目前已有滿大的改變:
施工後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細緻度:
這或許是有些人認為美中不足處,下緣處多縫了縫線來維持造型:
總的來說,還算滿意:
店家很貼心的,還幫我拍了一些施工中的照片:
這樣處理後,應該可以再用好幾年吧。